神秘的大丰麋鹿湿地
大丰滨海湿地位于黄海湿地的南端,又称南黄海湿地,是亚洲东方最年轻而又不断向海淤长的湿地,她养育着数百种野生动植物。2002年2月2日,被联合国列为国际重要湿地,作永久性保护。
这里槐花飘香、花艳草青,白鹭翩跹、莺歌燕舞。这片终年沉寂的沼泽湿地,无垠而又蛮荒的原始生态,已成为生命的揺蓝、鸟类的天堂、麋鹿的家园而倍受世人关注和神往。
这片湿地生长着许多耐盐植物和水生植物种类。通过调查研究,已记录统计到野生植物53科159属227种,其中麋鹿采食植物198种。在被记录可食和喜食植物中,草本植物占记录植物总数的9成以上,冬季和夏季麋鹿利用的植物65种,占采食植物总数的三分之一,为野生麋鹿种群自然越冬提供了食源保证。
摄/丁玉华
在大丰滨海湿地中,哺乳类动物有6目12科27种,鸟类计16目,42科,204种。两栖动物7种,隶属1目、3科。爬行动物14种,隶属3目、6科。在野生动物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的达43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有93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大丰滨海湿地既是植物的世界,也是动物的天堂,其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清晨,驱车缓慢驶入湿地边缘生长着刺槐林的海堤公路,朝东可看到一望无际、烟雾缭绕的滨海湿地。当太阳跃出黄海时,蓝天白云突然变成彩霞满天,海天一色。打开车窗,微风吹拂,飘来阵阵扑鼻的海腥咸味。晌午时分,太阳当头直晒,海滩的光裸地上闪烁着银光的盐霜,耀眼夺目。目不暇接、随风起伏的芦苇、互花米草形成滾动的层层波浪。傍晚,夕阳射出的光芒映红了半片天空,鸟归巢,兔入穴,蟹出洞,獐觅食。
摄/孙华金
大丰滨海湿地,五彩缤纷,生机盎然,更显黄海湿地的原生风貌,令人留恋不已。
春季,小草吐出嫩芽,像绿色的地毯覆盖在大地上;树枝上长出绿色的新叶,一片片树林披上了新装;一朵朵白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紫色的、蓝色的小花迎着初升的太阳吐着露珠。蝴蝶在林间、花丛中飞舞;各种小鸟唱着动听的歌谣,表达着自己的情感。麋鹿刚从严寒的冬季走来,采食鲜嫩的青草,给体内补充营养,迎接新一轮“麋王争霸”和新生命的诞生。
夏季,炎热的港湾吹来阵阵微风,夹带着一股股扑鼻清香。牙獐在草丛里跳跃,野兔在路边乘凉,喜鹊在枝头上喳喳直叫。麋鹿躺在水中,一会儿将头淹没在水里,一会儿又抬出水面,左右摆动;两耳不停地扑打;尾巴不停地甩着,一会儿驱赶吸血昆虫,一会儿将水打到背上降温。傍晚时,雄鹿结对格斗选王,雌鹿哺乳并情迷新任家长,身着梅花斑新装的小麋鹿相互追逐玩耍,给湿地带来了新的生机。夜深人静,成群的麋鹿进入深水区,游泳到彼岸采食。
秋季,蔚蓝色的天空飘来几朵彩云,芦苇抽出絮花,随风徜徉;一片片盐蒿像红地毯一块块镶嵌在湿地中。鸟儿们时而站在沼泽湿地的浅滩上,时而又飞栖于林子中,时而在麋鹿的背部或腹部啄食吸血昆虫,时而又跟随麋鹿散步。
麋鹿在金秋的季节里不断地采食植物,丰富体内的营养,为度过严寒的冬天而储存能量。
冬季,树木已经落叶,许多野生植物已经枯萎,一些朝阳坡、枯水沟中长出了一些冬绿植物。河面结冰了,露珠结成了白霜,清晨的野外披上了银装。丹顶鹤对着初升的太阳翩翩起舞,雉鸡在光裸地上晨练鸣唱。麋鹿成群结队,寻找着食物,有的后足立地,举起前肢相互扑打,有的卧地反刍,有的漫步游玩。一年四季,麋鹿在大自然的湿地中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摄/丁玉华
麋鹿,“四不像”的俗名与沼泽湿地紧密相关。麋鹿角向后分叉,在湿地中顺着芦苇丛及灌木林往前行走,减少在芦苇、树林中前进的阻力,加快行走、奔跑的速度。麋鹿常在沼泽湿地中采食水面以下植物,经过百万年的进化,使它的脸就长得像马脸一样长,麋鹿脚长的像水牛的蹄,又有像鸭子的蹼,能在泥泞地行走和在水中游泳。麋鹿长长的尾巴除了为行走平衡身躯外,还能驱赶身躯后部的吸血昆虫。麋鹿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湿地环境,所以说它是一种大型沼泽湿地类动物。在夏秋季节,麋鹿正常淹于水中,有时将头伸入水中吃水生植物,有时躺在浅水中休息,有时在泥泞池中不时地朝背部、腹部涂泥巴,还有时在浅水滩上追逐嬉戏。
2003年10月,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挑选的18头麋鹿放归南黄海湿地后,在温暖季节期,当海水涨潮时它们就退栖于浅水滩,海水退潮后它们又东移至潮间带的互花米草丛中和泥泞的光裸地上栖息,时而还有一些白鹭、苍鹭、灰鹤、鷸类等水鸟与它们结伴游逛,这充分展示出麋鹿在湿地中的群落地位,是湿地上的旗舰物种。
摄/丁玉华
大丰滨海湿地生态景观独特,生长着数万亩的互花米草,几千亩芦苇和白茅;晚秋季节,红色盐蒿铺设在湿地上,把这片滩涂处女地装扮得分外妖娆。蓝天白云下,仙鹤翩翩起舞;绿色的草甸里,獐奔兔跑;傍晚的沙滩上,小蟹晚露沐浴;浅水滩中,鱼虾悠闲地淌游;还有那一群野生麋鹿在水边嬉戏。
神奇的大丰滨海湿地,令人向往……
(文/丁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