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华鹿商城
首页 > 文史科普 > 鹿史钩沉

华鹿兴史:新中国鹿产业发展简史

发布时间:2025-07-30 来源: 字号【 浏览量:18

  在新中国的发展进程中,鹿产业宛如一颗闪耀的新星,从最初的艰难探索,逐步崛起为一个蓬勃发展、不断创新突破的重要产业。它不仅深度融入经济发展的脉络,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有力引擎,还在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多个维度彰显出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价值,为中国农业多元化发展格局的构建添砖加瓦,意义深远。

  一、早期探索与国营鹿场的兴起(20世纪50 - 70年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鹿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如同破土而出的幼苗,脆弱却充满希望。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等地,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广袤的森林、丰美的草原,为鹿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自然环境,加之长期以来的传统养殖基础,率先踏上了规模化养殖的征程。1949年,双阳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国营鹿场,这一开创性的举措,犹如在鹿产业发展的荒芜之地播下了第一颗希望的种子。1962年,国营第三鹿场顺利落成,自此双阳的梅花鹿养殖彻底告别了散在的小型饲养模式,大步迈向国有企业大规模养殖加工的新时代。这一转变成为双阳梅花鹿养殖从分散走向集中、从无序走向规范的重要里程碑。

1753838880139.jpg

  随后,在东北大地多个国营鹿场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这些国营鹿场不仅汇聚了分散的养殖资源,还为技术交流、经验分享搭建了平台。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养殖技术主要依赖于代代相传的传统经验,饲养方式较为粗放,鹿群的繁殖率和鹿茸产量都相对有限。但正是这段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时期,鹿场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养殖中对鹿的生活习性、繁殖规律、疾病特征等有了更为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为后续技术的革新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成为鹿产业后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品种培育与技术突破(20世纪80 - 90年代)

  20世纪60年代,一项影响深远的“双阳梅花鹿育种”科研课题悄然启动,原双阳国营第三鹿场高级畜牧师韩坤勇挑重担,主持了这一意义重大的项目。在那个科研条件相对艰苦的年代,韩坤带领团队成员,凭借着对鹿产业的热爱和执着,开启了长达20多年的艰难育种之路。1979年,该课题被列入国家农垦部重点科研项目,这无疑为项目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历经无数个日夜的精心培育、反复试验和耐心观察,1986年,凝聚着团队心血的“双阳梅花鹿”终于通过了国家农垦部组织的技术鉴定。双阳梅花鹿以其卓越的品质震惊业界,其鹿茸不仅产量高,而且枝头肥大、质地松嫩、茸型完美,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具备稳定的遗传性能,这为后续的大规模繁育和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1987年,该科研成果荣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更是一举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两项殊荣不仅是对韩坤团队多年努力的高度认可,更填补了国内茸鹿育种领域的空白,为中国鹿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同一时期,全国各地积极响应,纷纷投身于鹿品种选育工作。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各地科研人员和养殖户因地制宜,培育出了一系列适应本地环境的品种品系,如东丰品种、四平品种等。这些品种各具特色,有的在耐寒性上表现出色,有的则在鹿茸品质或繁殖能力上更胜一筹。

1753838898749.jpg

  在养殖技术方面,这一时期也迎来了全面革新。科研人员深入研究鹿的营养需求,优化饲料配方,使鹿群能够获得更均衡的营养,生长发育更为健壮。同时,针对鹿常见的疾病,加强了疾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疫苗研发、疾病监测和防控体系的建立,有效降低了鹿群的发病率,显著提升了鹿群的质量和产量,推动鹿产业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产业多元化发展(21世纪初 - 2010年代)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鹿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养殖和鹿茸初加工领域,而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在鹿产品深加工方面,发展态势迅猛。保健品领域,各种以鹿茸、鹿血、鹿胎等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琳琅满目,它们凭借着独特的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药品领域,鹿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的研发和生产,为一些疑难病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食品领域,鹿肉、鹿奶制品等逐渐走上市场,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以修正药业入驻双阳鹿业产业园区为典型代表,其生产的六大类130多种保健产品,不仅在国内东南沿海城市建立起广泛的销售网络,还成功打入港澳台地区以及部分亚洲国家的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成为鹿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成功范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鹿产品保健功效的认知也不断加深,市场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这种旺盛的市场需求如同强大的引擎,有力地推动着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户们纷纷扩大养殖规模,引进优良品种,提升养殖技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鹿产品加工企业也不断加大投资,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753838913579.jpg 

  与此同时,鹿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新的亮点。双阳等地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发赏鹿、戏鹿、品鹿等旅游项目。游客们可以近距离观赏梅花鹿的可爱形态,与它们亲密互动,品尝美味的鹿肉美食,亲身感受鹿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各地还积极挖掘鹿文化内涵,举办鹿产品交易会、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仅展示了鹿产业的最新成果,还传承和弘扬了鹿文化,进一步提升了鹿产业的附加值,使鹿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四、现代化转型与创新发展(2020年至今)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鹿产业加速了现代化转型的步伐。

  在科技投入方面,力度不断加大。基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鹿的良种选育工作中,科研人员通过对鹿的基因进行分析和筛选,培育出更具优良性状的品种,大大提高了鹿群的品质和生产性能。智能化养殖设备的应用也成为趋势,通过安装传感器、自动化投喂系统和环境监测设备,实现了对鹿群的精准投喂和对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测,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养殖质量。

  2020年,家养鹿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这一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为鹿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自此,鹿产业适用《畜牧法》管理,长期困扰鹿产业发展的野生动物驯养证办理、产品销售运输等难题迎刃而解,为鹿产业的规范化、合法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一些有远见的企业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园。以东大鹿业为例,其规划建设了梅花鹿遗传资源保护养殖区、鹿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区等多个功能区域,致力于打造集养殖、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在养殖区,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确保鹿群的健康生长;在研发区,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大对鹿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新产品;在加工区,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产品加工精度和质量;在销售区,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种全产业链模式的构建,有效整合了产业资源,提高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推动了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753838925895.jpg

  新中国鹿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在品种培育、技术创新、产业多元化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变化,鹿产业有望在健康养生、文化旅游等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继续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发展篇章。

(文/赵国强)

扫码进入华鹿网官方小程序商城
首页 返回顶部
行业概况 鹿城风采 林深见鹿 文史科普 艺术文创 名优产品 精英访谈 主题策划 别有洞天 VR华鹿